
1983年9月,深圳市规划局确定仙湖植物园红线范围。孙筱祥教授提出将仙湖植物园建设成为风景植物园的设想,将仙湖植物园定性为“以风景旅游为主,科研、科普和生产相结合的风景植物园”。市政府聘请孟兆祯教授主持总体规划设计,白日新、黄金錡、杨赉丽等教授通力合作完成了总平面和主要景点的设计,何昉(现为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等中青年教师和研究生参加了设计工作,并由何昉担任设计代表。该方案于1984年2月获得市规划局批准,正式建设工作于同年12月1日启动。历经数个寒暑,仙湖植物园于1988年5月1日正式对外开放。

到了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因应发展的需要,仙湖植物园也逐渐由一座专注园林景观、旅游休闲为主的植物园,向科学植物园发展,在科学研究、物种保育与科普教育等方面,引进高水平人才队伍,完善研究设施,加大资助力度,成果频出,逐渐奠定了仙湖植物园在业界的影响。
过去十年,仙湖植物园经历了两次重要的扩增:2011年深圳市园林科学研究所的并入和2017年罗湖区林果场的并入,既扩充了专业队伍,也增大了园区面积,为进一步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新并入园区的规划正在进行中,建设工作也将逐步展开。
尤值得一提的是,2017年7月在深圳召开的“第十九届国际植物学大会”,仙湖植物园举全园之力,多方面参与会议的筹备及会务工作,园区也成为大会期间举办各类卫星会议和参观活动的重要场所,数千名国内外来宾参观仙湖植物园。2019年3月在仙湖植物园举办的“粤港澳大湾区•2019深圳花展”,展期10日,吸引了超过70万人次入园赏花,成为本地一大盛事。每年冬季的“深圳森林音乐会”也成为市民在森林中享受天籁之音的定期节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