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们矮小纤细,“身高”在数毫米至数厘米,被称作“植物王国的小矮人”,这便是苔藓。就是这种看上去不起眼、常被人忽视的植物,深圳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仙湖植物园副主任张力研究员带领团队潜心研究16年做出了大成就,让植物园的苔藓研究从无到有,成为中国领先的苔藓植物研究和科普教育中心。
7月14日,记者获悉,在7月9日举行的2021国际苔藓学会(IAB)大会上,张力获得Grolle Award(葛洛勒奖),他是第二位获此殊荣的中国苔藓学家。据悉,国际苔藓学会是世界上苔藓领域最大的学术团体,Grolle Award(葛洛勒奖)奖全称为“里克勒夫·葛洛勒苔藓多样性研究卓越奖”,该奖每两年遴选一位获奖者,以表彰在苔藓多样性研究中做出杰出贡献的苔藓学家。到目前为止,全世界有7位获奖者。
仙湖成收藏香港和澳门苔藓植物标本最多的植物园
2006年1月,张力加入仙湖植物园,当时植物园没有苔藓研究专家,植物标本馆也缺少苔藓标本收藏。
“头几年,我每年都有2个月的时间到各个地方去采集苔藓标本。” 张力告诉记者,他长期从事苔藓植物多样性调查、研究与科普教育工作,足迹遍及国内大多数省区和六大洲的部分地区,尤为关注青藏高原和西南喀斯特地区的苔藓植物多样性。通过团队持续的标本采集,并与国内外不同标本馆建立标本交换关系,目前,仙湖植物园标本馆已拥有21000份苔藓植物标本,它们主要来自我国华南和西南,以及东南亚、澳大利亚、东非、智利和西班牙等地,其中香港、澳门和西藏东南部的标本最为丰富,仙湖已是世界上收藏香港和澳门地区苔藓植物标本最多的植物园。
张力研究员发现的“拟短月藓”
西藏科考让“灭绝”的苔藓“死而复生”
在采集的标本中,张力获得了一个重要的发现,由官方《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高等植物卷》(2013)认定为中国唯一灭绝的苔藓植物––––拟短月藓,被他们在西藏亚东重新发现。
2012年8月,张力参加了一个赴西藏的科考队,来到了亚东县如丙村后山进行采集,在海拔超过4000米的灌丛下见到一丛色彩艳丽的苔藓。 “凭着多年的经验,我印象中从未见过这种苔藓。”张力很兴奋,当时拍了照片,并采集了一份标本,带回实验室研究,经过查询相关书籍,张力感觉到这种苔藓有点像拟短月藓。为周全把握起见,张力借阅了收藏在美国国家标本馆的模式标本进行比对。差不多经历两年的研究后,他们终于确认,它就是拟短月藓。而收藏在美国国家标本馆的拟短月藓标本还是一百多年前一名奥地利植物学家韩马迪于1916年在云南丽江采集的标本,自那以后,很多同行想再去找到它,但均无功而返。
“灭绝”的苔藓“死而复生”,难掩欣喜,2015年,在智利召开的国际苔藓大会上,张力将该成果进行了介绍,引起关注。
苔藓多样性研究处于领先地位
苔藓植物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他们对维持水分平衡、减少土壤侵蚀、固碳(主要是二氧化碳和甲烷)及减缓全球变暖等方面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也是很多小型无脊椎动物和昆虫的栖息场所和食物来源,因而也常作为环境污染的指示植物。
经过多年的努力,张力团队在角苔类的分类和系统学、藓类的无性繁殖、粤港澳大湾区的苔藓多样性研究等方面,处于领先地位。发表了包括《服部角苔属的谱系发育位置》《一种产自中国澳门具有独特的块根和芽胞的凤尾藓新种》等科研论文。其中,于2011年在对澳门凤尾藓的研究中,发现了苔藓植物同时存在两种无性繁殖方式,块根和芽胞,这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发现,反映了该物种对环境极强的适应能力。张力说,研究苔藓,有助于我们了解地球陆地植物的起源于演化、生态平衡等方面有重要的意义。
张力还带领团队对粤港澳大湾区的苔藓植物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确认香港产苔藓植物360种,澳门产104种,广东(含海南)产944种。出版了《澳门苔藓植物志》、《广东苔藓志》等十余部专著及上百篇科研论文及科普文章,是国内产出最高的苔藓研究团队之一。
世界领先水平的苔藓科普达人
苔藓因体型小,国内外公众对苔藓的了解都很有限,因此面向公众开展苔藓的科普宣传难度不小,挑战很大。但张力带领团队,将苔藓科普工作做到世界领先,让更多的人了解、欣赏植物王国的小矮人的独特魅力。
据悉,张力曾在澳门举办了中国首个以苔藓为主题的专题展览,举办大型公众讲座十余次,其科普专著大部分为中英文双语版本,除了满足国内读者,也走向了世界。特别是《植物王国的小矮人:苔藓植物》被誉为最好的苔藓植物科普读物之一,受到国际同行的关注。
【读特新闻+】
仙湖两处苔藓主题景点等你来“打卡”
记者从仙湖植物园了解到,张力团队协助植物园建设了两个苔藓主题景点,不仅深受游客欢迎,也是中小学生及一般公众零距离了解苔藓植物的重要科普场所。
据介绍,两个苔藓主题景点分别是位于植物园阴生园和幽溪内。其中,在阴生园中心区一块水池附近的坡地上,有一片绿油油的苔藓,一个个布满苔藓的“球体”垂挂下来,展现苔藓之美。幽溪的下游有幽苔园,自然生长的苔藓分布在地面、池边、岩面和树干上,让此处充满原始气息。阴生园面向公众开放,幽溪则需在仙湖植物园微信公众号上预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