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map
CN EN
2025年03月31日 深圳市仙湖植物园
深圳市中国科学院仙湖植物园发现苔藓植物新物种——墨脱异扭叶藓

  苔藓植物起源古老,结构简单,体内没有维管束结构,也不会开花结果,多样性仅次于被子植物,全世界约有苔藓植物23000种,中国约有3400种。西藏自治区是我国苔藓植物的多样性最高的省区之一,最新估计超过1000种。

  2014年,深圳市中国科学院仙湖植物园科研团队赴墨脱开展野外调查时,在海拔850m的背崩村附近发现了一种形态独特的苔藓植物。通过形态学比较与分子系统学分析(基于核基因ITS和叶绿体基因rps4, trnG, trnL-F, atpB-rbcL, rbcL-a),科研人员将其描述为一个新种,命名为墨脱异扭叶藓(Pseudotrachypus motuoensis),相关成果于2025年3月已发表于国际分类学期刊《The Bryologist》(苔藓学家,DOI: 10.1639/0007-2745-128.1.037)。

  墨脱异扭叶藓植物体粗壮,幼嫩部分呈浅绿色,老部分呈黑绿色,略具光泽。主茎匍匐,次生茎长达10 cm,不下垂,密集不规则羽状分枝。分枝粗壮,圆条形,长 10 至15 mm,部分顶端有细长的鞭状小枝。墨脱异扭叶藓由于其圆条形的植物体以及长圆形并具小尖头的枝叶很容易与该属的其他物种区分。

  该种的发现也修订了本属的范畴,即应该包括植物体呈圆条形和扁平形两种形态。


图一 墨脱县背崩附近景观

图二 墨脱异扭叶藓植物体(左)及其分枝(右)

图三 墨脱异扭叶藓的茎叶(左一和左二)和枝叶(右一和右二)形态明显不同


  仙湖植物园田雅娴为论文第一作者,张力研究员为通讯作者,仙湖植物园左勤、杭州师范大学黄文专和山东省自然博物馆任昭杰等参与了相关研究工作。本研究得到了深圳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科研项目(No. 20220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 3271565)和深圳市南亚热带植物多样性重点实验室的支持。